Page 78 - 悦读隆中第七期 2021
P. 78
勇敢说“不”!
区分玩与霸凌的重要性
文·刘韦杉 ( 高一理爱 )
版·赖筱璇 ( 初二平 )
另一方面,我们在网路上可看见各类言论,小至以带有恶意言语攻击他人的身材样貌,大至批评 “在应对霸凌问题时,没有哪个方法是万试万灵的。
他人的性向、种族或宗教。无可否认,人人都有持有主张的权利,但人们应该基于相互尊重的条件下 最好的方法即是培养强大的内心,并为任何可能遇到的霸凌
进行发言。要知道,网路力量不容小覷,你的小小评论极有可能造成霸凌事件的主因之一。批评做错 制定好应对策略。”——力克·胡哲《谁都不敢欺负你》
事的人尚且合理,但无辜的网络受害者呢?
在任何事件还未求证前,我们都不该利用网络的匿名性的功能进行任何有关带风向的行为。也许
我们收起恶意,网络界面都会出现暖心的鼓励。我相信,许多投稿平台的初衷是提供大家一个与公众 “校园霸凌”一词,在我们日常中陌生又熟悉。我们常常从新闻媒体、电视剧、网路漫画等媒
分享的平台,包括分享有趣的小事或发表一些平时不敢发表的意见。但公众意见的产生,应伴随着解 介中看到校园霸凌的讯息,甚至也有一些民间团体举办“反霸凌”工作坊等。但是,何谓霸凌?霸凌
决方案的建议,方能克服当下的问题,而不是一味指责。 即是是一种有意图的攻击性行为。霸凌事件常常是重复性发生的,霸凌事件的受害者也往往成为了长
期的受害者。现代人已把校园霸凌视为一种习惯,而且还会反复地发生。在校园内,学生可能认为平
言论自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时刻谨记,言 日对朋友们的评论、讥笑或抓弄都只是一种嬉闹的举动。
论自由,是为了制造理性思考的环境,人们可以分享主张,共
同进步。一味指责及不分青红皂白地转发帖子并不是言论自由
事实上,霸凌并非偶发事件,它是一种长期且
的初衷,当我们在发言时,理应注意自己的言论是否过于偏激。
重复性的连贯举动。瑞士心理学家 Dan Olweus 认
理性的状态下发言,是网络或现实中发表意见时都应该持有的
为,霸凌是指受害者在长时间曝露于一个或多个学
态度。其实,理性思考在此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包括
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造成霸凌发生的主因可分
针对某事件进行全盘了解后加以分析,才加以评论。
为生理、个人与环境因素,而环境因素中的校园霸
科技赋予平台,是让我们有发表意见的空间,我们应尊重 凌则成为本专题欲讨论的主要议题。校园霸凌可分
个人权利,三思而后行,千万别将“言论自由”当成网路霸凌 成诸多种类,但往往学生的某些行为足以构成霸凌
的依据。言论自由是由大家共同守护,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 却浑然不知,其中包括语言霸凌、关系霸凌、性霸
言论拥有责任感。言论自由不是让大家成为键盘侠的借口,也 凌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制止校园霸凌的发生呢?
希望大家能理性思考,理性留言。共勉之。
69 悦读隆中 悦读隆中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