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悦读隆中第六期 2020
P. 85
78 79
“疫”有所得: 人类自一万年前开始农业文明,驯养动物、家禽等,与它
们的接触与关系逐渐密切,间接导致微生物、寄生虫等“有害
微生物”的传播。几千年来,历史上演一场又一场的瘟疫,直
到 19 世纪人类才发现瘟疫的病原体。黑死病是历史上最有名的
大瘟疫之一,经过无数次鼠疫,五百多年后的 1894 年,科学
家才得以分析导致黑死病的细菌。而这场发生于公元 6 世纪东
新型冠状病毒 (Coronavirus-19) 从中国 罗马帝国的鼠疫大流行,持续接近半个世纪,在流行病的高峰
武汉爆发至今,已蔓延至世界各地。在 2020 期每天都有万人死亡,导致东罗马帝国的衰落。反观 2002 年
年 3 月 11 日,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World Health SARS 事件,全球科学家在网上通讯合作,只花费两个月便分析
Organization, 简称 WHO) 宣布将目前状况定性 出新型病毒。SARS 事件是 21 世纪的第一场全球瘟疫,而透过
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即疾病在全世界 科技与互联网的普及化,即时将各地科学家所获取的数据与资
多个国家同时出现人传人的状况。此外,截至 料传播进行分析,让各国展开对抗瘟疫的应对措施——检疫与隔离。
2020 年 4 月 20 日,冠病疫情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突破 242 万,累计死亡人数突破 16.6 万。一场 当然,科技网络确实带来许多帮助,却也无形中带来无可避免的影响。网课的推行确实能实现“停
疫情带来了犹如世界末日般的伤害,不仅仅带走 课不停学”的宗旨,可成效又有多大呢?老师无法确保学生是否能够即时吸收新的知识点,反复催
许多生命,更带出了令人反思的经济、政治、环 促学生缴交作业、设法学习网上教学,却不晓得“虚拟世界”里学生们的举动。另外,网络的便利
境等重大课题。今年三月,因为疫情的蔓延,石 也促使假消息的传播,特别是现今网民缺乏媒体素养,在还未查证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大肆分享,导
油价格战打响 ,全球经济因大幅度封锁而停摆, 致假新闻或资讯的传播迅速传开。也许,在海量的资讯面前,我们理应抱持少假设、多怀疑、多思
原定于 2020 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也因此被迫展 考的方式看待它们。
延,或许这对你我并无太大影响,可却让已准备
大展身手的运动健将们失望了。这场疫情或许正
在改变数百万人的人生轨迹,有些人面临失业危
机、有些人寻找零工过活、有些人甚至不敌重创
而选择放弃。改变,或许是短期抑或长期,又或
是好的或坏的,但对国家、世界经济造成甚大影
响。在历史上,这是一场永远都无法磨灭的事实。
在疫情爆发的短短几个月内,国际政坛与关系也随之紧绷。从病毒起因的查明直到病毒来源
地等让各国把矛头指向中国,而新冠疫情也强化中美之间的矛盾。2020 年 3 月,双方便以疫情名义
发生口角,然而其中参杂的假消息或未证实的资料更是多次成为让双方不满的理由。此外,对于中
国在此次疫情中选择以隐瞒疫情作为防疫的措施还有待求证,但却成为多方报道的卖点。然而,这
也成为美国与世界卫生组织之间的矛盾与导火线。4 月 7 日,美国肺炎疫情爆发,特朗普在白宫举行
疫情记者会上公然批评世卫偏袒中国,称其以“中国为中心”(China Centric)进行防疫,并冻结
基于疫情的蔓延,我国在 2020 年 3 月 16 日在全国实施“限制活动”(或称行动管制令)的防范 对世卫的资金支持,而美国又是世卫资金来源中,补助最多资金的单一国家。 在我看来,这些举动
措施,而我校也决定实施网上教学,原本能够在学校上实体课的我,霎时面对眼前传来老师的声音, 不仅对疫情毫无帮助,反而抹杀世卫与各国结束疫情的努力。在医生与科学家不眠不休的努力下,
可面前却是冰冷的电脑,确实有些不适应,可唯有妥协面对。毋庸置疑,网络确实在此次疫情中发 还需面对种种纷扰的政治与资金问题。
挥极大作用,无论是网上学习、线上工作,它都有利于新闻资讯的传播,提供大众有关防疫的最新
动态和措施。这不禁让我设想倘若这场疫情发生在网络科技未普及化的时代,我们将如何面对这场 综上所述,新冠疫情带来各种伤害,却在狭缝中保留一丝丝的美好。不难发现,随着“大封锁”
突如其来的大灾难? 的政策推行,天空逐渐变得清晰、河水变得清澈、臭氧层得以恢复。而在这之前,大自然的损害绝
大部分都是因人类行为造成,而环境污染的问题也都一直存在。那么,这个新冠疫情究竟是祸还是
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