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讲座旨在提升学生对残障群体的认知与理解,激发他们内在的关爱与包容精神,进一步树立接纳与支持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推动共融社会的建设。讲座开始前,本校锺志强第一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赠纪念品予两位讲师,义工处主任汤金凤老师、副主任张嘉娴老师及林凯丽老师一同见证,以表感谢讲师的到访与分享。
在讲座中,吴讲师以生动的互动方式,为学生讲解残障的定义、类别、常见辅助器具及轮椅的种类。他也结合自身肌肉萎缩症的生活经历,真诚分享残障人士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种种不便与困境。吴讲师勉励学生珍惜现有的健康与资源,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关怀与支持弱势群体。
讲座现场,吴讲师还安排多项模拟体验活动,包括蒙眼识别纸币、仅用四指穿脱袜鞋等互动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视障者与行动不便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透过这些实践,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到残障者的处境与所需。
吴讲师特别强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在与轮椅使用者沟通时,应主动蹲下,与对方保持平视,以示尊重。而在触碰轮椅等辅助器具前,也应事先征求对方同意,这些细节正体现了对残障朋友的理解与体谅。
随后,职能康复师王俪瑾讲师透过模拟互动,教导学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冷静应对,并以马来语练习表达求助、报出地址及传达重要讯息的方式。她亦现场示范如何准确评估体重,并安全地协助将残障者移至轮椅,强调整个过程中应具备的专业技巧与责任意识。
讲座尾声,王讲师呼吁学生应以关怀的心主动了解残障人士的需求,摒弃歧视的眼光,共同营造一个充满尊重、关爱与和谐的社会环境。本次讲座透过真实故事与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体会助人的喜悦,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拥有独特的价值与光辉。本校义工处期望借此将“尊重、包容、关爱”的精神深植于校园文化之中,并为学生未来投身志愿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
►
>
活动日期:2025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