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13
P. 91

Q: 非常感谢您分享这么多!您确实很幸运,能够自由地追随自己的兴趣从事当前的事业。我也
 感到幸运,因为《心有“林”系》这个活动让我有机会进入森林。小时候,我也总是喜欢收集树

 叶、花瓣等来玩。遗憾的是,年轻一代中很少有人能与我产生共鸣,谈论这些话题。因此,在教  人造森林的目的和方法
 育方面,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请教林老师,政府在培养青少年对森林兴趣或森林保育知识方
 面,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林莨满木组

 A:事实上,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努力,但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还需要
 看他们能否学会融会贯通。如果大众对此感兴趣,我建议参与户外活动,许多非盈利组织或学校
          Q: 可以请您介绍有关人造森林的概念与和建设人造森林的目的吗?
 社团会举办相关活动,如此一来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例如,我的同事们组成了一个名为“绿
 芽帮”的团体,他们对大自然充满热情。此外,政府应鼓励父母带孩子去参观森林,让他们亲身

 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如果年轻人对这方面感兴趣,也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讯息,追  A:大家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森林并逐渐掌握 FRIM 的背景。这个森林是一个人造森林,每棵树都
 踪社交媒体上的活动,积极参与其中。  是由人工种植。森林的植树工作始于1926年7月,而在当年12月已经引入100种物种。当时,森林
          资源丰富,博士们提出人造森林的概念,这个想法在当时非常创新,因为人们习惯于砍伐天然森

 Q: 政府在科技方面,抑或是培养从事森林保育人才方面,能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支持呢?  林来获取木材。于是,他们开始尝试种植人造森林,将各种不同的物种混合在一起,模拟自然森
          林的特征。他们抱着好奇心进行尝试,不预设成功或失败的结果。

 A:FRIM 是一个典型例子,它隶属于政府机构,主要致力于森林保护。许多大学也提供类似的课

 程,涵盖相关领域的知识。然而,这些讯息往往未能广泛传播,因为社交媒体通常只推送用户感
          Q: FRIM的森林是从国外运输物种来种植的吗?
 兴趣的内容。尽管互联网使世界更加联通,但讯息的传播仍然有限。我国政府确实通过报纸、面
 子书和视频等渠道传播相关讯息,但公众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忽视其它有价值的讯
 息。       A:在最初种植的100个物种中,有96个是本地品种,4个是外国品种。我们优先选择本地物种,
          以便更好地模拟本地的自然森林。



 组长:丘先乐 高一理信
 组员:麦嘉恩 高一文商义                                      Q:那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么样去克服的呢?

 苏雪蓥 高一文商信
 梁颖恩 高一文商义
                                                   A:在早期  FRIM  还未建立之前,这里曾是一个废弃的矿
 蓝元佑 高一理忠                                          区,土地非常贫瘠,几乎没有养分。挖矿后留下的土地充

 黄锡瑾 高一理忠                                          满沙石和积水的烂泥,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树木生长。为
 李昕豫 高一理忠                                          了应对这些环境问题,我们采用科学方法,首先种植“护
 周靓瑜 高一文商忠                                         林树”(nurse  trees),也称为保育树或母树。这些树木

                                                   生长迅速,能为其他植物提供遮荫,像伞一样保护幼苗,
                                                   帮助它们慢慢生长。这是克服恶劣环境问题的一个科学方
 结语:                                               法。
 FRIM 是一个政府机构,专注于森林研究和推广森林保育。它并非一个旅游景点,也不对外开放

 以供娱乐消遣,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珍惜。然        在光秃秃的土地上直接种植树木会遇到几个问题,首先是
 而,FRIM 面临的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是讲解人员的不足。倘若没有经验丰富的导游,就无法为来      过于炎热和缺水,其次是土壤贫瘠。为了克服这些问题,
 访者提供舒适的森林探访体验和相关知识的学习。FRIM 希望通过年轻人的力量和公众对森林的      我们先在苗圃中培育树苗,使其在适宜的条件下成长,然

 热忱,支持环保,倡导保育,严禁破坏,砥砺前行。                           后再将它们移植到实际种植的土地上。直接种植幼苗无法
                                                   应对恶劣的环境条件。




 84 | 学生创作天地  84 | 学生创作天地  85 | 学生创作天地                                                        85 | 学生创作天地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